家风类型:和为贵 明礼法(胡庆宗 孔猛) | 新鲜资讯 | 资讯中心 | 美晨集团-乐鱼app官网入口

 
 
 

资讯中心

最新资讯尽在此

新鲜资讯

家风类型:和为贵 明礼法(胡庆宗 孔猛)

来源:美晨集团

[ 2017年12月01日 ]

家风类型:和为贵 明礼法

典型人物家庭:胡庆宗,孔猛

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乃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重大特征。“礼”,于人的内在是“守规矩”,于人的外在是“讲礼仪”。以诚交友,以和为贵,明礼守法,一代代广州家庭亦在恪守传承中不断丰富其内涵。

专题统筹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


西关大屋胡家四代

和谐互助涵养家风


广州西关,毓桂坊九号,是住过胡氏家族四代人的老宅,也是一座典型的西关大屋。墙面的青砖、大门上红亮的“木趟栊”、门廊上装饰的“满洲窗”都显示着胡氏家族的悠久历史。

1938年开始,胡锦成和关秀惠夫妇艰难养育了6个子女。面对前来投靠的亲友,父母宁愿委屈子女,都会尽力招待。2003年,关秀惠去世后,胡家成立了“母亲基金”,对遇到大事的兄弟姐妹甚至外戚的亲戚提供经济帮助。

祖辈传下的乐于助人的家风,让胡家人在一团和气下成长,他们秉承“家和万事兴”的家训,努力将这份和气代代相传。2017年,胡家获选广州最美家庭。


文、图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实习生张群


(一)养家之道:家和万事兴

胡庆宗是胡氏家族第三代子孙,他的祖父祖母胡锦成和关秀惠是地地道道的老西关,奉“家和万事兴”为养家之道。胡家非常重视家族的“仪式感”。对于家里的重大事件,他们会召开家庭民主会,齐心协力共同面对。

在胡锦成和关秀惠的教育下,胡家一直以来秉承“老有所养、幼有所教”的理念,家庭成员间始终保持沟通,6个子女中谁有困难,谁家有子女升学、结婚,大家都会互相帮助或庆贺。

因为住在省城,从上世界3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,经常会有一些外地亲友前来投靠,胡锦成与关秀惠从来热心以待,不曾拒绝。宁可自己和子女吃住得差点,也要给亲友们好吃好喝。

胡庆宗的父亲胡海清回忆起那段岁月仍是感慨万分:“咱爸妈对家人、亲人的好,我们耳濡目染,把父母的爱心传递了下来。”


(二)成立母亲基金携手共度难关

在胡锦成与关秀慧的言传身教下,家中的六姐弟相亲相爱,“哪家有困难,全家一起帮”,如今六户人家散居在国内外,家庭的心和家族的情却始终紧紧凝聚在一起。

据胡海清介绍,2003年,母亲关秀慧去世后,在大姐胡倩侬提议下,胡家成立“母亲基金”,用于帮助家族成员应急或克服困难,家庭大小成员均纳入会员。会员承自愿原则,基金出资不重数额多少,而在于每个家庭有所担当,携手共度难关。

十几年前,弟弟胡海泉的生意遭遇瓶颈期,资金面陷入巨大困境。全家人主动调用了“母亲基金”,帮助胡海泉的公司转危为安。现在,胡海泉的生意越做越好,已成为一家拥有三十多家分店的全国连锁餐饮公司。

如今,西关老屋中只住着六弟胡海明夫妻。但这间大屋仍然是所有家族成员情之所系。每年春节,他们齐聚大屋,一番热闹。每次回家,胡氏家族成员首先在胡锦成和关秀惠的遗像前鞠躬,感念两位老人的养育之恩。


(三)带领家族发展女性勇担重任

在胡家,女性一直是家族的主心骨,发挥着带领家族发展,和谐互助的重要作用。在女性的引导下,家族男性家庭观念很强,在外事业做得再大,一有时间,都要回归家庭、呵护家庭。

母亲关秀惠言传身教告诫子女,什么是善,什么是博爱,应该怎样维护家庭间成员的关系。母亲去世后,大姐胡倩侬成为家族第二代核心,遇上家族大事,胡倩侬总是冲锋在前,勇挑重担。

在六弟的胡海明眼里,大姐是一个心地慈悲的人,凡事亲力亲为。2013年,二姐胡倩贞确诊肺癌,急需手术、化疗。在胡倩侬的带领下,其余五个兄弟姐妹“你出一点,我出一点”,筹齐了手术费,胡倩贞得以顺利手术。

胡倩贞的两个儿子一边忙着生意,一边照顾病重的母亲。为了让两个侄子安心工作,当时已75岁高龄的胡倩侬主动当起“护工”,到医院把妹妹照顾得妥妥帖帖。

“家中不管是谁生病住院,大姑妈总是在医院里留守得最久的那个人。”胡庆宗说,“姑妈非常博爱,前些天我外婆住院,论亲戚关系,她和外婆隔很远了,但她依然去医院探望,这不是常人能做得到的。”


孔子后裔孔猛

爱岗敬业传家风


孔猛出生于山东,是孔子的第75代传人,现就职于广州市交委公路执法大队。孔猛的父亲曾是国企干部,母亲曾是党校老师,太太是医务工作者,女儿今年四岁半,一家三代如今齐聚广州。

身为孔子后裔,孔猛家庭始终身体力行传承着以“仁、礼”为主要思想的儒家家风,始终抱负着家国情怀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。“远不负祖训、上不负国家、下不负所学。”这是孔猛一直坚守的信条,也是他在工作中一直追求的目标。


/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蔡凌跃


(一)规矩意识心中印孔府家风代代传

“在山东老家,每家每户在大年初一都会祭拜先人。不管年龄大小,均已以辈分尊称;家族大师由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处理,凡事谨遵祖训规矩,不能逾矩。”自幼生长在孔府大家庭,规矩意识早已烙在孔猛的脑海。

饭桌礼仪也让孩提时代的孔猛印象深刻。“长辈不动筷子我就不能先动,绝对不能拿筷子敲饭碗。饭桌座位有主次之分,爷爷奶奶坐主位,其他人按顺序依次落座,每个人的位子跟家庭地位无关,只是规矩不能乱。”如今,孔猛一直用这一套饭桌礼仪来要求女儿。

在父母退休后,孔猛把他们接到了广州,教育小孩的时候依然会听二老的建议。“一是要让孩子从小明辨是非,二是要立好家规,确保孩子大方向不会跑偏。”

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正是对礼仪、规矩的恪守与传承,孔家才能世代平顺兴旺、和谐美满。


(二)注重后代塑品格身体力行伴成长

孔猛是交通执法人员,太太是医务工作者,由于行业的特殊性,他们基本没有完整的双休日,有时晚上甚至还要上班。然而,对于孩子的教育,夫妻俩从未怠慢,并一直把孩子视为与平等独立的个体,并给予充分的尊重。

作为孔子的后裔,孩子自小接触儒家文化,她的小书柜里就有《论语》。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,孔猛给女儿边讲《论语》边解释,“从小不要自大,身边任何一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方面”。孔猛时常与几个好友家庭互动,不定期举办家庭读书会,在阅读分享中增进孩子们的友谊。

女儿上了幼儿园后,孔猛夫妇通过“孔融让梨”的故事告诉她,“谦让是一种美德,会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朋友”。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,在外出搭乘公交、地铁的时候,孔猛总是主动让座,身体力行教育女儿要尊老爱幼。


(三)严于律己强素质爱岗敬业为人民

“儒家思想崇尚忠义,主要体现为对党和国家事业的热爱与信仰”,正是这份信仰,使孔猛长年坚守在交通执法的一线岗位上。

在孔猛看来,“规矩意识”是一种自觉的纪律观念、底线观念,这种对规则、制度的敬畏与遵从一旦形成,就可以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“‘进礼门,行义路’,为人做事都应如此”,孔孟认为无论是个人小家还是单位大家,都要严守规矩。“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”,作为中层管理者,孔猛更注重严于律己,“不先提高自身素质,如何给下属提要求?”

自入职以来的每年春节,万家团圆之际,孔猛都参与春运值勤工作,把休息时间都用来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。“我和太太都是一线工作者,必须在节假日坚守岗位。老人都理解,毕竟交通运输和医疗卫生都是关乎民生的大事,作为孔子后代,必须首先忠于国家的事业。”



icp备案号:
乐鱼官网入口 copyright@2014 by masson group co.ltd all rights reserved
网站地图